首页 > 教学资源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5 09:28:24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全文共2696字)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段春芬

一、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速

2.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速指的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如何传到我们的耳朵,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其核心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小学“科学”中已经学过声音的一些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在本章中是基础和重要的知识,所以在本学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是本章的重要的基础内容。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声音是怎样的产生的、怎样传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 目标及其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利用回声测简单的距离。

2、目标分析: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就是指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快,并受温度影响。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利用回 ……此处隐藏1618个字……来的声叫做回声。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s。

应用回声测距:

例: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当时的气温为15℃)

已知:v = 340m/s, t = 0.5s/2 = 0.25s

求:s

解:由s = v×t = 340m/s×0.25s = 85m

答:人与墙壁间距离是85m。

六、目标检测:

1、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3、“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撞击产生_______而发出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传入人的耳朵的。

4、对着山崖高喊,1.5s后听到回声,人距离山崖有多远?

答案:(1)A(2)C(3)振动,空气(4)255m

七、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s。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全文共269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