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双载体,四导型”小组合作教学在历史课堂中

时间:2023-09-02 23:00:20
“双载体,四导型”小组合作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全文共1223字)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们听得是昏昏欲睡。它造成的恶果就是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总有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唯有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落实要我学到我要学。

历史学科内容广袤博杂,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很难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为此教师要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把预习案下发。充分发挥现代先进的通信手段,让家长督促检查学生们预习情况。(在通读课文基础上完成自主学习所提任务)预习到位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必须发挥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战斗的团队,小组长带领组员在规定的时间(5分钟)内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问题条,得分依据是:问题是否有深度,是否能够引起学生们积极的思考,是否扣住了本课的重难点;能否和已学知识产生内在的联系。考虑到时间和学生们的程度,所提问题最多两个,有效问题给小组加一分,无效问题不得分。为了尽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调动起来,我做了如下规定:互提问题,回答未果,问题成条。学生们能否真正做到学起来,动起来,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要将奖励机制引入进来。根据组长的表现(有无组织,组织效果如何)来加分,分数没有上限。教师根据收集的问题条做出客观评价,这是给小组加分的环节。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最能体现合作精神的是小组上台的知识梳理环节。各学习小组轮流进行,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讲课组事先和教师交流,以期发现问题,尽可能在课堂上做到流畅。小组讲课限时15分钟,力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在梳理过程中教师台下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梳理过程中,讲课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所答进行加分奖励,形成良好的生生互动氛围。在讲课过程中,一名学生板书本课知识框架,在教师总结阶段加以评价和修订。教师总结时不必重复学生所讲,只需强调本课重点,拓展延伸即可。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必要的奖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习程度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环节。好一些的班级,问题条环节和知识梳理环节都可以运用,基础较差的班级一个环节就可以啦,以免贪多嚼不烂。以后可以逐渐增加环节。

《“双载体,四导型”小组合作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全文共122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