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全文共2778字)](https://img.hxli.com/upload/8797.jpg)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浪淘沙,有的企业黯然退出,而有的企业却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的企业必然是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做好管理与创新,大到宏观方向上的把握,整体框架的规划,每一个重要决策的决定;小到每一个员工的绩效考核,锁定目标客户,到完成服务及做好售后等各个环节。今天我们要分析是其中一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本文从内控制度的定义,企业各个阶段怎样做好内控以及内控制度需要做好哪些工作,以及我实际的工作中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
一、定义
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呢?以下简称“内控制度”,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
1、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内控制度是保证管理层,执行层按照治理层意志去行动的机制,具体来讲就是全部的制度和表单。用企业大咖任正非的话讲,内控就是给各职级赋能和方法论建设。
2、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中提出:内控制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3、 教科书里说: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的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精炼表达为五个5:
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 ……此处隐藏1584个字……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占据一定账面价值,这一价值与当前市场价值有一定差距,不能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了监管部门对其真实的评价与管理。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该盘点核销不实资产,分清历史责任,划定考核时限;另一方面,细化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减少和避免不实资产的产生。
2、 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担任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对上市公司具有依赖性,它需要上市公司才会生存下去,所以在业主面前忍气吞声,同流合污也在所难免。
国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性质是自己审计自己,虽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都有独立性,但大多形同虚设,权限有限,工作流于形式。
3、 对管理层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通过对于大量案例的分析,我国的内控制度有一些长期存在的、模糊的、随时给出各种解释的、无任何预见性的灰色地带。这是因为企业在管理机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端,权力结构过分集中,任命选人存在漏洞。现阶段的内控制度,对普通工作人员已经足够完善和细化,但对管理者的监控还不够严谨和细化。
结束语: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内控管理,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在企业不断改革与尝试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是依然有许多弊病和不够完善的地方,以至于脱离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只有不断地尝试并创新自己的管理策略,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审计光影 张庆龙
知乎网内控知识小手册
人民网国有不良资产中不实资产的形成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