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子夜》读后感心得

时间:2023-08-03 23:57:55
《子夜》读后感心得(全文共6026字)

【寄语】《子夜》读后感心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子夜》之所以一发表就引起轰动,关键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个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塑造过的民族资本家的人物典型,并以他为中心照亮了30年代整个上海的社会生活,照亮了在这里活动的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的思想、性格、心理和命运,以及他们与历史纠葛的方方面。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子夜》读后感心得范文,请笑纳!

《子夜》读后感心得范文1

《子夜》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于1931一193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夕阳》是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国货年》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瞿秋白的预言。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日本著名文学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荐十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巨著时,便选择了《子夜》,认为这是一部能够与《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媲美的杰作。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那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

开丝厂的吴荪甫带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吴老太爷 ……此处隐藏5227个字……建立了一个有他操控的“双桥王国”。

他有才干,曾留学欧美,懂得一套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学问和本领,并且具有冒险精神,他并非目光短浅,谨小慎微之辈,而是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他要和中国市场的外货竞争。梦想有一天,在他的控制下,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他的许多工厂的商品销行全国,深入穷乡僻壤,这是一副极其美妙的资本主义王国的图景。裕华丝厂,“双桥王国”还不足以施展他的宏图,可见他是雄心勃勃的,之后他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家孙吉人,矿业资本家王和莆建立起了三驾马车式的资本主义托拉斯组织──兼办实业和金融的益中信托公司。

作者由此为吴荪蒲设置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天地,也由此,吴荪蒲和其他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以及工人的尖锐矛盾和复杂的关系中,他的雄心,以及他所期望中的资本主义工业王国,随着情节的发展,也变成了一中传说,一种记忆。留给读者的是他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气魄,还是在此过程中付出的奋斗,挣扎以至破产的命运?我想两者皆有,从发展工业到失败破产,他的身上都贯穿着一种悲壮性,而这种悲壮性反映在作品中,有给读者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永远走不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揭示了其作品更深的主题: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而这一切,与作者社会科学家的气质和写作的理性分析分不开的。

总之,《子夜》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一副巨大的画卷,其气魄之大,人物之多,线索之繁,尤其是对吴荪蒲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典型人物的塑造,真是让人叹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子夜》读后感心得范文。

《《子夜》读后感心得(全文共602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